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到底是让数据中心的管理复杂化还是简单化?怎样的说法都有。从某方面来说,以VMware、思杰为代表的x86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减少了物理机的数量,因此能够简化对物理机的管理;但是在另一方面,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也使得虚拟机增加,从某种程度上使得物理机、虚拟机的混合管理复杂化。尤其,在没有成熟的物理机、虚拟机混合监控和管理工具出现的时候,这种复杂化更是令人头疼。
突破虚拟化1.0的局限
这种局面也正是Egenera公司创始人Vern Brownell在担任高盛公司CTO时所面对的,也是他后来离开高盛公司出来创业的重要原因。Brownell表示,当时他管理着10000多台服务器、100多名员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他跟多个公司沟通之后,发现没有合适的技术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我就想自己创办一个公司,通过虚拟化技术来简化数据中心的管理。” Brownell说,“在我看来,服务器虚拟化正成为主流,从测试环境逐渐走向生产环境,但是我认为Vmware和思杰的XenSource只能满足部分的虚拟化需求。”
Brownell表示,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从边缘应用到关键业务环境整个趋势而言,越是关键的业务,需要的服务器越高端,数量也越少。但是高端的服务器管理复杂度也很高,从边缘到核心应用,其复杂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服务器整合与简化。
“虚拟化2.0.并不是Egenera创造的概念,而是包括IDC、Gartner在内的多家调查分析公司所创建的概念。” Brownell说。根据分析师们的观点,他们认为虚拟化1.0只是从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角度,完成边缘应用的虚拟化管理;而随着应用迈向关键业务领域,就需要虚拟化2.0,只有这种从基础设施虚拟化出发的虚拟化2.0技术,才能够满足关键业务需求。
Brownell表示:“我们跟Vmware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但是他们对于解决更加复杂和关键业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数据中心虚拟化
根据Brownell的观点,所谓虚拟化2.0或者说“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其核心技术包括“Hypervisor”、“高可用性”、“灾备管理”、“虚拟化I/O”、“基于策略的自动化管理”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冗余”,其定义就是“将物理和虚拟的资源囊括于一个集中管理的环境中而构成的基础设施”。
Brownell表示,之所以需要进行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就是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硬件复杂度,简化管理,从而创建一个可以灵活共享的环境。
通常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内容包括OS层、虚拟机层和Hypervisor,但是基础设施虚拟化就包括了CPU、内存、交换机和线缆、存储等各种方面,对于资源的利用整合更加充分。
不过,在Brownell看来,现在以Vmware、XenSource为代表的虚拟化1.0概念更容易受到数据中心用户的欢迎。但是在中国的用户中,他认为不会有超过10%的用户知道虚拟化2.0及其相关趋势。这也正是Egenera在跟Dell合作共同推动虚拟化2.0的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的产品是软硬件的整合体,能够满足数据中心虚拟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的软件已经成熟到可以跟其他公司的产品合作。在欧洲我们有富士通西门子,现在全球又增加了Dell,将来也可能跟更多的服务器厂商进行合作。” Brownell说。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无服务计算就不需要服务器吗?
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中,你不需要管理你的物理基础架构;而在云计算的无服务计算中,你甚至不需要管理任何虚拟机、操作系统或者容器……
-
为私有云实施做准备:调整你的服务器
为了向私有云服务迈进,IT团队首先需要评估其当前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从服务器处理器、内存和存储支持开始。
-
为超融合架构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超融合基础架构会给新的数据中心冷却方面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在选择和实施之前,我们来看看哪些温度和冷却单元的效率是最好的……
-
IDC Directions 2017:值得期待的智能数据中心技术
智能技术能够让数据中心变得更为自动化、简单,不过企业需要为其实施做好准备,了解如何从旧的设备平稳过渡至智能的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