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推出下一代数据中心3.0(DC3.0)架构,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该架构采用的是资源池化、软件化、全光化的设计理念,通过实时弹性调度软硬件资源,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数据中心配置的扁平化与灵活扩展,进而为客户提供性能领先、低成本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未来10年之内人均实时消费数据将达到PB级(PetaByte),是目前数据消费TB级(Terabyte)的1000倍。如此大的数据处理需求将给现有的传统数据中心带来一系列巨大挑战,包括实时数据处理,按需动态资源分配及调整,大规模系统运行的能效等。
为了能够更好解决未来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华为创新性地提出下一代数据中心3.0架构,其核心在于将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进行解耦并形成资源池:超大规模的单元采用并行计算的编程方式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资源池内部与资源池间的连接采用高带宽、低延迟的硅光互连技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更细粒度的资源管理;在处理器方面,通过异构架构实现任务类型的最佳处理器分配。
数据中心3.0改变了传统数据中心以计算为中心,转向到以数据为中心,可灵活地将任务调度到数据位置较近的处理单元上,并结合软硬件解耦、芯片级硅光互连、异构计算、编程框架等关键技术创新,最终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更优的计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
华为数据中心3.0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华为在下一代数据中心创新技术上全力投入,为客户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提供独特价值,并为构筑一个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华为致力于构筑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香农实验室聚焦于未来IT关键技术的研究,携手业界企业与高校共同推动标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圈。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为超融合架构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超融合基础架构会给新的数据中心冷却方面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在选择和实施之前,我们来看看哪些温度和冷却单元的效率是最好的……
-
IDC Directions 2017:值得期待的智能数据中心技术
智能技术能够让数据中心变得更为自动化、简单,不过企业需要为其实施做好准备,了解如何从旧的设备平稳过渡至智能的数据中心。
-
进行电源循环测试以避免硬件故障
不要让意外停机时间中断你的数据中心。进行电源循环测试以主动监控系统,并以有条不紊、有序的方式识别硬件故障……
-
数据中心2017预测重点:云的全面应用仍需时间
对于那些认为企业现在准备放弃自建数据中心而使用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云计算的人,451 Research首席分析师Eric Hanselman提出了三字真言: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