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言,四核确实是好东西,但“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会不会高得无法让人接受呢?还有,随着双核、四核CPU的引入,原有服务器档次划分规则似乎已经被打乱。比如,单路四核与双路双核同样拥有4个CPU内核,双路四核与四路双核也同样拥有8个内核,这对应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四路以上系统是否还有必要?厂商该如何定位,用户又该何从选择呢?
1)CPU价格是关键
由于从双核升级到四核,无须更换芯片组、主板、内存等组件,因此,CPU的价格就成了决定四核系统硬件成本的关键因素。对此,英特尔顾凡表示,在英特尔目前的五个双路四核CPU主频型号中,已经有四款产品的售价跟中高端双核定价相同。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用双核的价格买到四核的系统。显然这对于注重性能的双路服务器用户来说,确实很诱人。当然,除了自身定位和用户价值方面的考虑,英特尔降低四核CPU售价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赶在AMD四核出来之前,抢占市场先机。英特尔双核至强5100与四核至强5300处理器的价格分布如下表:
不过,顾凡也表示,英特尔在单路和双路平台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跟双路平台不同,针对单路平台的四核至强3200的价格会全面高于双核至强3000,其中至强3200主要针对中低端规模的高性能计算领域(32个节点或64个节点以下),以及那些希望将多个应用整合到一个系统上的中小企业用户。而单路双核至强3000主要是锁定强调高性价比的中小企业用户。不过,近日有消息称,为了扩大单路服务器处理器的销量,英特尔计划四月份降低四核心Xeon3200和双核心Xeon3000的价格。调价后的四核心XeonX3220有望从851美元降低到530美元,而X3210则从690美元降低到423美元。双核心的Xeon3040、3050、3060和3070也将有10-40%的不同降幅。
2)多核时代的定位
宝德是英特尔在中国最坚定的本土盟友,其产品经理程佶对记者说,宝德会跟英特尔的步调保持一致,将四核平台定位于中高端系统,在HPC、ERP等应用中都会优先向用户推荐四核。
不过,就“CPU颗数不同,内核数相同”之系统的定位问题,他认为,在服务器选购中,CPU核心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用户不仅仅要考量计算能力,还要考虑稳定性、扩展性等诸多因素。因此,单路、双路和四路的定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仍然是分别针对工作组级、部门级和企业级应用。大家现在之所以会产生一些误解,是因为目前针对双路的至强5300是基于全新的酷睿微架构,而针对四路以上系统的至强7000仍然采用老的P4架构,所以,在某些领域双路四核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四路双核的性能。不过,随着英特尔今年即将推出针对四路以上SMP系统的酷睿架构四核CPU,定位会回归清晰。
对此,顾凡也认为,是否需要四路以上的大SMP系统,关键取决于应用,而不是仅仅看CPU核心数量。比如四路系统更适合于数据密集型应用,因为这类应用对CPU的扩展能力、内存的扩展能力和内存带宽要求都更高。另外,四路仍将扮演服务器虚拟化和整合的主力军。他建议说,如果用户整合的是数据库等关键应用,推荐用四路;如果用户只是整合表现层和应用层的应用,而且整合幅度不太大(如8:1或10:1),推荐用双路甚至单路,而如果整合幅度达到20:1以上,仍然推荐用四路。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无服务计算就不需要服务器吗?
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中,你不需要管理你的物理基础架构;而在云计算的无服务计算中,你甚至不需要管理任何虚拟机、操作系统或者容器……
-
为私有云实施做准备:调整你的服务器
为了向私有云服务迈进,IT团队首先需要评估其当前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从服务器处理器、内存和存储支持开始。
-
提高IT效率:利用自动化系统和服务器文档
服务器和系统文档是IT管理的关键一环,但是对于很多小型的IT企业来说文档本身可以能会涉及乏味的、容易出错的手动流程。
-
“拒燃”?小心数据中心热点
冷却故障和服务器温度过高造成的结果往往比绝大多数关键任务数据中心断电还糟糕。那么,热点是如何发生的呢?又如何预防其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