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核填补空白 至强仍是高性能计算主流

日期: 2010-07-1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7月16日,英特尔高性能计算业务总经理Rajeeb Hazra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上指出,英特尔的MIC(集成众核架构)让英特尔覆盖高度并行计算领域,但是至强仍是绝大多数高性能计算的主流选择。

  今年5月底,英特尔宣布计划推出基于英特尔集成众核(MIC)的全新处理器产品。MIC将有助于打造每秒万亿次计算的平台,同时使用户继续享受英特尔架构的优势。

  Rajeeb Hazra介绍说,MIC属于英特尔的“小核”,而至强处理器属于“大核”。MIC将使英特尔架构涉足高度并行计算领域。

  目前,用于研发用途的Knights Ferry已经陆续发放到英特尔的软硬件合作伙伴处。这是一款PCI-E卡,它是一个软件开发平台,此外其特性还包括32个核,每个核主频为1.2GHz,每个核支持4个线程等。

  “英特尔Knights的首款相关产品(研发代号:Knights Corner,其将具有50个以上的核,主要面向勘探、科学研究以及金融或气象模拟等高性能计算领域。Knights Corner将采用22纳米生产工艺。”

  Rajeeb Hazra强调说,“MIC用的仍是英特尔IA核,也就是说高性能计算用户将从获益——MIC将与至强一样,用同一套软件工具,对于用户而言,软件切换成本机会为零。”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聚焦超算发展 Intel助力人才培育

    英特尔近20年来一直关注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将行业最先进技术引入高校,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更新和改革。

  • 首摘戈登·贝尔奖 我国超算软实力显著提升

    11月17日,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中国代表队首次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ACM Gordon Bell Prize),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超算榜单那些事:HPC的主流网络还是InfiniBand

    2016年10月28日,中国HPC TOP100榜单公布,除了神威太湖之光主要用于科学工程计算外,其余6套新增系统均用于新兴的大数据分析及机器学习领域,且大多部署于互联网公司。

  • 服务新领域 Intel新一代融合处理器瞄准HPC市场

    作为全球计算领域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英特尔近年来对高性能计算持续投入。 2016年6月20号,英特尔在德国国际超算大会ISC上发布了全新一代的英特尔至强融核处理器。